唱響綠色高質量發展主旋律
——記全國建材行業優秀企業家、中建商砼總經理 程敦竹
在人們心目中的混凝土攪拌站,一直都是一副揚塵飛灰、污水爛泥的“臟亂差”形象?捎幸晃弧皭壑v究”的“打土人”偏偏“不信邪”,以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將一座座“蓬頭垢面”的混凝土攪拌站變成了清新靚麗的綠色智慧工廠,讓一個令人嫌棄的“粗鄙行當”變成了讓人趨之若鶩的熱門行業。這位執著的“打土人”就是長期致力于混凝土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2020年度“中國建材行業優秀企業家”、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簡稱“中建商砼”)黨委副書記兼總經理程敦竹。
日前,程敦竹接受記者的采訪,詳細介紹了中建商砼推動混凝土綠色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同時分享了他探索混凝土企業綠色轉型的實踐心得。
“轉型”植入“綠色基因”
“就像一個人,正常情況下,沒有誰愿意將自己打扮成一副邋遢相;炷疗髽I也希望有一個干凈清爽的形象!背潭刂裾f,“其實,混凝土行業一直在隨著建筑業不斷‘演變進化’,一直在朝著清潔生產、綠色發展、智能生產模式轉型升級!
程敦竹告訴記者,早先建筑用混凝土和砂漿都是在建筑工地現場攪拌,揚塵、污水、廢渣的排放對環境影響很大。在此背景下,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才作為“新興行業”應運而生,但起步都是作為建筑施工企業的“輔業”。中建商砼的前身,就是建筑央企中建三局旗下幾座微不足道的攪拌站。
所幸作為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一支重要隊伍,中建三局擁有良好的創新“基因”,對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嘗試和探索從來都是持支持態度。事實上,早在2002年,程敦竹從進入混凝土行業的第一天起,就在琢磨混凝土的清潔化生產。尤其擔任基層廠站負責人后,在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他就更是放開了手腳,大膽摸索創建綠色廠站。
萬丈高樓平地起。從基層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人,記憶最深的往往是基層那段經歷。如今已是中建商砼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的程敦竹,感懷至深的也是他在武漢青山和長沙的預拌廠工作的那段難忘時光。在基層廠站工作的幾年時間里,他主動“請纓”,承擔了“綠色廠站”建設示范的重任。2010年,在青山廠率先實現料倉全封閉管理、砂石及污水回收循環處理等,在湖北市場探索走上綠色環保預拌廠建設的示范之路;2012年,從長沙預拌廠的規劃開始,除更加優化預拌廠的功能布局外,率先安裝了粉塵和噪聲監測裝置,對砂石料倉、攪拌樓、運輸皮帶等生產部位實施封裝,后續又進一步完善了砂石分離、雨水收集、漿水循環利用等系統……在長沙建成的芙蓉北預拌廠為中建商砼獲評“全國綠色生產企業”的第一列,其后投產的武漢青山(春筍)預拌廠,是中建商砼探索建設全國首家“中國建筑綠色混凝土產業示范基地”的力作。這個“裝在盒子里的攪拌站”,也是武漢市首個全封閉綠色環保型攪拌站,實現了零污染、零排放、低噪音。
程敦竹說,也正是在“綠色廠站”建設示范的基礎上,整個中建商砼營造了一種綠色轉型的良好氛圍,并逐步總結出了一整套環境保護制度體系、綠色生產保障體系,為企業邁向綠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6年,中建商砼正式成立綠色生產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全面推進綠色生產各項工作;2018年10月,公司專門成立了綠色發展部,將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綠色生產相關工作作為綠色發展部核心職能,構架起完整的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加強考核監督,將環保合規性、固體廢物管理、星級廠站建設等環境保護相關指標納入各單位經營目標責任書考核,營造出濃厚的企業綠色品牌文化和管理氛圍。武昌廠、經開廠等4家單位榮獲全國“綠色清潔生產示范企業”稱號。永豐廠、馬尾廠、長通廠、太原廠等4家單位榮獲全國“預拌混凝土綠色示范工廠”稱號。
創新打造“硬核”實力
發展才是硬道理。程敦竹認為,一家現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立足于創新。只有持續不斷地創新,方能打造出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硬核”實力。
作為中建商砼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的程敦竹,堅持以“初心”引領企業創新。他協助公司黨委書記一道,厘清企業的發展思路,研究制定了“區域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混凝土企業(規模最大、競爭力最強、品牌最響)”的企業目標愿景,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為指針,以智能制造和綠色生產發展為抓手,努力探索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從基層“綠色廠站”創建,到整個企業集群建設,程敦竹始終是企業創新的組織者、引領者、先行者。據了解,經過20余年的發展,中建商砼已擁有25項達到國際先進和領先水平的科研創新成果、115項國家專利、14項省部級及以上工法,30項成果榮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在高性能混凝土、特種混凝土的生產開發和施工應用方面,該公司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并獲評了國內混凝土行業首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多個項目獲得湖北省政府和中建集團重大科技專項支持。
依托重大科技課題,中建商砼先后成功開發出了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和資源綜合利用等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其中,綠色液相研磨技術、干渣池中廢干渣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廢渣摻合料性能提升技術、再生骨料生產工藝和集配應用技術、新型綠色助磨劑配比優化工藝等應用效果明顯,大大加快了企業綠色轉型的步伐。
程敦竹積極主導企業品牌文化融經營于一體。他主張通過優化專業結構、區域結構、客戶結構,促進中建商砼的業務和品牌突破了基礎設施領域的局限。通過聚焦高端項目,承建武漢中心、武廣客運專線武漢站、天津117、天河機場T3航站樓、東湖通道、福州海峽藝術文化中心、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馬來西亞富力公主灣等一大批重點工程,中建商砼以實績塑造了行業“領頭羊”的形象。通過實施跨區域和海內外市場并舉的經營戰略,中建商砼目前已形成湖北、福建、江西、江蘇、安徽、山西等核心區域市場,同時開拓了阿爾及利亞、馬來西亞、柬埔寨等海外市場,實現年簽約合同額過百億、產量跨越千萬方,初步形成“國際大商砼”的“硬核”實力。
優化全產業生態鏈
混凝土“綠色廠站”建設,為改善城鄉生態環境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改善和提升了企業及混凝土行業的形象。但程敦竹認為,要真正實現混凝土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不能止步于此,而應進一步構建完整、適宜的綠色混凝土產業生態鏈,從根本上優化各種資源要素的配置,形成和諧共生的產業生態。
據程敦竹介紹,中建商砼歷屆領導班子都十分注重產業生態鏈的建設。近兩三年,該公司依照《混凝土攪拌站規劃標準圖集》,大規模開展了綠色生產基建設施的升級改造。該公司明確列出了各預拌廠的不符合項和升級改造清單,頭一年就完成零星基建及綠色生產設施升級改造工作182項。去年起,為積極響應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號召,該公司及時啟動了“無廢廠站”的試點建設,與“標桿廠站”建設工作捆綁,同步推進,從“推進清潔生產 控制‘三廢’產出”“提升處置效率 加強內部消納”“推動多點創新 引導綠色發展”“推進綠色生活、倡導文明辦公”四個方面,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示范模式,并將通過建設綠色商砼產業園,不斷改善產業生態鏈。
程敦竹說,現代混凝土企業內在“顯性”生態鏈的重心在于各種資源要素與先進生產技術的有機嫁接;而外在“隱性”的生態鏈則是信息化、智能化與傳統經營模式的融合創新。包括電商在內的智能化平臺建設無疑是混凝土企業外部生態鏈的核心所在,“它徹底突破了傳統經營的時間和空間限制”。
2017年4月,中建商砼在行業內率先上線了首個全國性的商砼電商平臺,直營、加盟、集采等成為該電商平臺的“關鍵詞”。目前,“指尖上的商砼”正在全國叫響,并取得軟件著作權7項。截至2019年底,中建商砼電商平臺業務已覆蓋全國25個省、53個城市、160個預拌廠。該公司還開發了行業首款客服工具“好砼智”APP,進一步提升了客戶體驗。與此同時,中建商砼智慧工廠建設成功入選了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及住建部科學項目計劃。
程敦竹表示,在5G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中建商砼將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優化混凝土產業的生態鏈,持續放大自身“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集成技術”成果和品牌,將企業做精、做強、做大!